鬥絲究竟能不能吸?深度剖析一款鬥絲的品吸體驗
在煙草愛好者的世界裡,鬥絲始終佔據著獨特的地位。對於許多人而言,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鬥絲可以吸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不同品牌、不同種類的鬥絲在品吸感受上卻千差萬別。今天,就以我曾經品吸的一款鬥絲為例,深入剖析一下鬥絲的品吸體驗。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我偶然間見到了兩罐鬥絲,33號的早已不見蹤影。我一時都不知道原來K&K做了這樣一款鬥絲。而且很遺憾,我居然都沒有在筆記中記下我的這罐鬥絲是英國生產的還是德國生產的。
我當時處理方式很簡單,賣掉了一罐,自己品吸了另一罐。回想那次品吸,真的是充滿了各種狀況。由於時間久遠,不知怎的,乾燥的空氣進入了錫罐,鬥絲變得像骨頭一樣乾。為了能有更好的品吸感受,我給葉子重新水化。
重新水化後,點燃鬥絲,開始了品吸之旅。總的來說,這煙吸起來還不錯,但總感覺缺少了些深度。在它的介紹中提到有半甜的味道,可實際品吸時,味道卻很淡,我猜可能是重新水化的緣故。
這款鬥絲裡面有拉塔基亞,從名稱上也能看出來。可奇怪的是,在整個品吸過程中,卻不太能感受到拉塔基亞的味道。作為一個像我一樣鐘愛拉塔基亞的人,不得不說,這款鬥絲在這方面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稱不上出色。
再細細品味,卡文迪什風格的白肋煙和弗吉尼亞煙葉,為這款鬥絲增添了不少特色。它們帶來了一些堅果、柑橘和蜂蜜的味道,還夾雜著土地的厚重感以及一些草葉的清新。杏紅色的煙葉頂部,更是讓整個煙草的味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昇華。
談到尼古丁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品吸過程中,它不太會“咬舌”,但有時可能會變得有點燙嘴,而且燃燒速度有點快。另外,它需要一點乾燥的時間。如果不進行乾燥處理,它燃燒得會有點慢,而且在整個品吸過程中味道基本保持一致。
在快抽完的時候,能感受到一絲糖漿的味道。抽完後,煙斗的碗裡會留下一些水分,而且經常需要重新點燃,畢竟它燃燒得有點濕。品吸完畢,嘴裡會留下一種樸素的後味,算不上濃郁,但也頗有一番滋味,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適合一整天品吸的煙。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鬥絲添加了蘇格蘭威士忌,而且在品吸時確實能明顯感受到。威士忌所帶來的味道,像是高地或斯佩西地區特有的,夾雜著葡萄乾和橡木的香氣。作為一個喜歡島嶼威士忌的人,雖然能接受這種味道,但它確實不是我的首選。
品吸時,煙有點熱。我那罐鬥絲的狀態算是完美,既不太潮濕,也不太乾燥。在裝填鬥絲的時候,我不建議過度處理,就把它裝成絲帶狀,輕輕地壓實,然後點燃就好。品吸這款鬥絲需要一些耐心,最好的味道往往在煙斗碗的中末1/4處才能體現出來,就如同品吸大衛杜夫雪茄一樣,越到後面越有滋味。
它有著很好的堅果味和煙草味,在斯佩賽德皮革、葡萄乾和橡木的香氣中逐漸消散。而且,它的“房間味道”也不錯。所謂“房間味道”,就是品吸時散發在周圍空氣中的味道。它不會像有些鬥絲那樣,讓人一聞就想起祖父和他的登喜路鬥絲,但也不會讓身邊的人感到不適。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有的評論會說這款鬥絲吸起來太濕或太乾呢?其實,這款鬥絲需要一個完美的點燃和品吸方式。它值得每一個鬥絲愛好者去嘗試,它的溫和程度足以成為日常品吸的選擇,不會讓人失望。但話又說回來,它也不是一款具有極強特色、能在收藏中脫穎而出的鬥絲。
![](http://www.fansijn.com:80/upfile/20250206-163412.png)
總的來看,鬥絲能不能吸,答案不言而喻。但不同的鬥絲就像不同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不足。品吸鬥絲不僅是一種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種對煙草文化的探索。就像這款鬥絲,它有自己的味道、自己的個性,在鬥絲的世界裡佔據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品吸的過程中,我們能從中感受到不同煙葉混合所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能品味到添加物所帶來的獨特風味,也能體驗到不同的裝填、點燃方式對最終品吸感受的影響。每一次品吸,都是一次與鬥絲的對話,都是在探索煙草世界深處的未知。
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會被鬥絲複雜的味道和品吸方式所困惑,但只要耐心品嘗,不斷積累經驗,就能發現其中的樂趣。而對於資深的鬥絲愛好者而言,每一款新的鬥絲都是一次新的挑戰,都是在尋找那種難以言喻的完美味道。